admin 发表于 2021-9-17 07:51:53

曲靖不为人知的几大非遗,有多少人知道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非遗传承
它是代代相传的薪火
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
曲靖是云南丰厚的“非遗大城”
这里拥有许多的非遗传承
曲靖蒸饵丝、宣威火腿、
会泽斑铜、陆良草编



……
它们是曲靖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但曲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沧海遗珠”
等待大家前去挖掘
下面小编便带大家一起看看
曲靖最神秘的几大非遗


01
奇异过年仪式——师宗县彝族“绑神猴”

新年的来临,对各族人民来说是件大事
彝族的新年仪式却大不相同
族部内会选取一部分人绑上过山龙藤条
将其装扮成为“神猴”的模样进行祭祀、拜年
这便是“绑神猴”
它是彝族同胞们对神灵崇拜
为村民祈福的一种节庆活动
世世代代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流传至今图源网络



02
木雕荟萃——师宗县木雕传统技艺师宗县木雕传统技艺,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的经验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根雕传统技艺分为选料、设计、清洗、打胚、雕刻、勾刀刮缝、打磨、上漆或上蜡等基本步骤。


师宗木雕传统技艺,是师宗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通过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实用技艺,历史久远,传承至今。03
驱邪避疫——富源县水族吞口舞“吞口舞”又名“耍吞口”
是水族特有的舞蹈
并将水族吉祥物——
“吞口”为原形制作舞蹈道具
吞口为人头傩像,由人首、
凸眼、犬耳、宽鼻、
獠牙、咧嘴伸舌头,口含利剑,横眉怒目
意为在民间能驱邪避恶,为民除害
此舞蹈为水户人家用迎神、
谢神最隆重的仪式图源网络


04
缤纷技艺——会泽擀毡“擀毡”在当地也叫“煮毡”
迄今有上百年的历史
色调由单一的白毡逐步发展为红毡、
多色图毡等
以鲜艳热烈的大红作为底色
配以绘工细腻的精美图案
浸透着浓厚的民族风俗习惯
也融合了大自然的奇妙元素
图源网络


05
失落之音——会泽洞经音乐会泽堂琅古乐,又名洞经音乐
唐宋时期盛行,却于晚期逐渐失传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人民喜文嗜乐之风
奇迹般地将这宝贵的洞经音乐保存了下来
会泽的洞经音乐,把礼、乐、教化合为一体
儒、释、道三教熔于一炉
犹如仙乐灌耳
使听者宠辱皆忘,俗虑俱消图源网络


06
舞动民俗——马龙苗族芦笙舞在热情好客的苗族同胞心里
芦笙是承载着苗族人民歌舞的重要乐器
随之衍生出的芦笙舞便就是他们最喜爱的舞蹈
芦笙舞是苗族同胞遇上重大节日
或结婚庆典都会举办的舞蹈
他们会自然而然从身上摘下芦笙
吹起欢乐的韵律
熟巧的手指打着孔眼的节拍
变换着不同曲调,进行完美的演绎图源网络


07
好吃烟 好打狗——宣威龙场猫耳斗“猫耳斗”的制作没有图纸,几十道工序,全是手工完成。猫耳斗制作是宣威市龙场镇五里村李氏家族的传统手工艺,始于清朝光绪年间,以家庭作坊为单位,代代相传。


猫耳斗小到四五寸,大到一两米,较大的猫耳斗还是很好的防身武器,伴随马帮走遍省内外乃至周边国家,马锅头还用特制的猫耳斗作为身份标识,至今当地仍有“猫耳斗,,好吃烟好打狗”的民谣。2005年龙场猫耳斗制作技艺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08
技艺精湛——宣威西泽竹编技艺宣威西泽盛产竹子,有竹编之乡的美誉。最典型的是戈平村,这里的男女老少很多会竹编, 其中不乏巧匠。李买科是当地有名的篾匠,除了织箩筐等常用工具,他还能织果盘、花篮等很精致的东西。


西泽竹编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实用性强,主要产品有背萝、背篼、簸箕、筛子、撮箕、提篮等10多种日常生产生活用具。2005年,西泽竹编工艺被列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小觑。若想要感受到最质朴的非遗文化,那一定要来到当地去进行体验。


你还知道哪些非遗文化
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图文来源:综合整理至网络
▍编辑:陈关丽审核:巴梦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曲靖不为人知的几大非遗,有多少人知道